近日,世界旅游联盟与山西省临汾市人民政府、南开大学联合发布的《2021大河文明旅游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指出,大河流域是人类生存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源泉。大河文明旅游的发展方兴未艾,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,涌现出大量新兴的大河文明旅游业态。未来将逐步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旅游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。
文化旅游部资源开发司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发布的《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(2019-2020)》显示,2019年中国水域景观景区总接待人数达到7.88亿,仅次于文化遗迹景区,在所有景区中排名第二;2019年,中国水域景观景区创造旅游总收入731.34亿元,仅次于地质地貌景区。由此可见,大河旅游拥有广阔的旅游市场空间。
近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还发布了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优质发展规划纲要》,提出保护、继承和弘扬黄河文化,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。
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,保存了大量历史悠久的文化景观。沿线有丰富的沙漠、草原、瀑布、峡谷等自然景观,旅游资源丰富。报告显示,截至2019年10月,黄河流域3A级及以上高级别景区1010个。在过去的10年里,沿黄河城市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,表明大河旅游市场发展迅速。
为促进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,陕西、河南、山东沿黄河建设了许多生态旅游区和自然保护区,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,同时向游客传达生态保护理念,努力创造旅游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局面。报告指出,发展河流旅游,生态保护始终是第一位的,构建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河流旅游发展新模式;形成供需平衡、文化旅游一体化、绿色发展、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。
Copyright 必经地科技© All Rights Reserved. 备案号:粤ICP备19109865号 关于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