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林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扎达县城西北的象泉河畔,建立于北宋时期,是古格王国(公元10~17世纪)在阿里地区兴建的首座佛寺。寺名“托林”意为“飞翔空中,永不坠落”。古格王朝鼓励佛教的兴盛,使托林寺逐渐成为当时的佛教中心。这座寺庙于1996年被列为“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”。尽管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,托林寺至今仍然宏伟壮观,寺庙和佛塔依然屹立不倒。
托林寺建筑呈带状布局,包括殿堂、僧舍和塔林。主要建筑包括迦萨殿、白殿(尼姑殿)、佛塔、罗汉殿、弥勒佛殿、护法殿、集会殿(祖拉康殿)、色康殿、阿底峡传经殿以及转经房、拉让、僧舍等。这些建筑融合了印度、尼泊尔和西藏本土的建筑风格,为研究当地建筑、雕塑和绘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。
托林寺位于平坦的地势上,原本有许多僧舍,但如今多被改建成民居。寺庙南面以土山为背景,北临朗钦藏布河,殿堂、佛塔、塔墙和僧舍星散分布,一览无余,令人望而生畏。
1076年(藏历火龙年),在古格王赞德的支持下,托林寺举办了法轮大会,吸引了来自卫、藏、康等地区的高僧前来参加,被誉为“火龙年大法会”。此次盛会让托林寺名声大噪,成为中世纪西藏著名的寺庙。
托林寺有寺藏“三宝”:一是麋鹿角,有说是阿底峡从印度带来的,也有说是当年佛祖讲经地的一只麋鹿角;二是象牙质的五佛冠(象征着五智如来的宝冠),据说是托林寺第一任堪布戴用而流传后世,该寺每任堪布在佛事活动中都戴此冠;三是一块黑色的大镟石,上面凹进一个清晰的脚步印,深入石内寸许,掌纹很清晰,据说这是阿底峡尊者留下的脚印。
50元
8:00—19:00
托林寺位于扎达县北,徒步即可到达。
四季皆宜
Copyright 必经地科技© All Rights Reserved. 备案号:粤ICP备19109865号 关于我们